干燥气体管操作中,导管的入口选择(长管进或短管出)是确保干燥效率和安全的决定性因素。以下基于气体干燥原理和装置设计,总结关键规则:
一、核心规则
干燥剂操作通用原则:
使用浓硫酸或其他液体干燥剂时,气体必须通过长管进入(长进)、短管排出(短出)。这一设计使气体深入液面以下,延长与干燥剂的接触路径,充分去除水分,并防止液体倒吸或喷溅
示例:干燥氧气、二氧化碳等常见气体时,一律从长管进气
二、例外情况
场景导管选择说明
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短进长出如氢气、氨气,需避免气体滞留,短管进气确保轻气体向上置换空气
排水集气法短进长出无论气体密度,统一采用短管进气,利用气体压力排水
倒置集气瓶短进长出瓶口朝下时,短管进气适应重力分布
三、操作注意事项
密封与安全:长管必须伸入液面以下,否则干燥不充分或引发倒吸风险
装置匹配:多功能瓶用于洗气或干燥时,严格遵循“长进短出”;若用于输氧急救,则切换为“长进短出”模式
错误规避:
密度小的气体在常规干燥中误用“短进”会降低效率(如氢气需结合收集场景调整)
压力波动可能导致干燥失效,需稳定气流
1。